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擘画了建校百年的宏伟蓝图,为学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研究生院(学科建设办公室)、研工部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,助力实现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“建设美好大学、一流大学、模范大学”目标。
一、加强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。持续推进研究生党建走深走实,深化理想信念教育。提升创新实践竞赛影响力,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队伍建设工作,开展校园文化活动,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。
二、坚决打赢一流学科建设“攻坚战”,实现“双一流”突破。出台《一院一策实施方案》,举全校之力,集全校之智,对标攻坚,强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化学两个学科向国家双一流冲击。加强工作调度,推进教育学、中国语言文学、地理学等顺利实现省一流学科建设目标;组织心理学、数学两个学科对标A 类学科,制定未来五年建设方案,夯实加强冲击国家一流学科的第二梯队。制定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》,改造升级传统学科专业,停撤低质学科专业,将一级学科数量减少至25个左右,推动学科集聚,优化学科布局。制定《博士点深化学科 “六定”行动方案》,引导博士点学科向高水平发力,提升现有13个博士点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。积极组织13个学科专业开展申博工作,增强申博竞争力,实现预期目标。制定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办法,分层分类对学科建设成效进行评价,将评价结果与学科建设经费投入进行挂钩。
三、完善招生体制机制,不断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。建立健全招生计划动态分配机制,优化资源配置模式,全力支持一流学科、优势特色学科、基础科学、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,支持学校学科布局优化调整,助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攻坚。
四、深化培养模式改革,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。调整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,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。实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人才分类培养,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标准。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,健全研究生管理体系,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。推进研究生质量工程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,拓展联合培养基地,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。
五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,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。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,打造协同育人模式。加强案例和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,完善产业导师选聘管理办法,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导师队伍。
六、坚持服务导向,扎实做好就业工作。持续发布招聘信息,做好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审核工作,推动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及留赣率持续增长。
七、加强导师管理,提升导师指导能力。成立导师学院,制定导师培训管理办法,构建校院两级培训体系。严格导师遴选标准,强化招生资格年审制度,开展导师指导能力年度测评。开展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评选,发挥优秀导师和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