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学院巡礼】体育学院:凝心聚力 接续奋斗 谱写体育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发布者:xiongshuang发布时间:2023-09-19浏览次数:112


喜迎党代会,建功新时代。自学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,体育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围绕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目标,以党建为引领,凝心聚力、担当作为,在学科科研、体育竞赛、志愿活动、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,为学院抢抓历史机遇,推动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党建引领促发展

体育学院党委高质量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、党史学习教育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,结合实际开展富有体育特色的实践教育活动,把主题教育开在开展在赛场、运动场、体育馆中,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、入心、入行,扎实推进高校党建“双融双育”,以优良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。

全力做好基层党建“三化”建设,实现了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双带头人”全覆盖,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全覆盖,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。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荣获2021-2023年全校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多名党员荣获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和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







学科科研攀高峰

经过一代代师生的努力,学院在2021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实现了江西省特殊学科博士点“零”的突破,也开启了学院学科建设新篇章。学院把科研聚焦于体育强国建设,将体育与江西的“红色、绿色、古色”融于一体,服务“健康中国”“体育强国”“中央苏区振兴发展”和“绿色江西”战略。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立项6项,多名教师获得省部级课题立项,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多项体育政策的咨询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,推动了江西省全民健身计划、江西省音体美外联合支教、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等的实施,为江西省体育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监测与评估标准。




学院现有的四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省级以上一流专业,其中体育教育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,并在当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五星级专业。《运动生理学》课程、《赛艇运动员专项机能测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》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,12门课程获得省级一流课程。国家体育总局水上项目训练监控与干预重点实验室的《基于5G基础上智能水上专项强度负荷实时数字化监控与反馈系统》荣获第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创新大赛金奖。





体育竞赛创佳绩

2023年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,刘柔镁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、吴伊慧夺得赛艇冠军。2017年参加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等国家级体育比赛获金牌15枚、2018年参加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等国家级体育比赛获金牌10枚、2019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国家级体育比赛获金牌19枚,并打破20000米竞走项目赛会记录。在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,我校学子获得金牌118枚银牌102枚铜牌67枚。2023年至今,我校师生已在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、第17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、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、2023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、2023年“庐山杯”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等国家级体育比赛中累计获金牌12枚。



为满足全校师生锻炼健身的需要,校内瑶湖体育场等“10场”、风雨球馆等“5馆”的灯光、基础设施、运动条件等都得到了极大改善,成为校内时尚休闲生活的新地标。体育已逐渐成为我校师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体育的以体育德、以体育心、以体育人作用不断发挥。


社会服务广受赞

体育学院充分发挥体育人才和学科优势,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受到社会高度认可。国家体育总局水上项目训练监控及干预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,在2022年冬奥年,协助北欧两项国家队获得了北京冬奥会的正式比赛资格,实现了我国该项目参加冬奥会运动员零的突破。在2021年奥运年,用科技助力中国皮划艇队的徐诗晓(系体育学院2010级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)与孙梦雅,在东京奥运会皮划艇项目的决赛中以155秒的成绩获得了女子500米双人划艇冠军,创造了新的奥运会最好成绩。





2019年,黎霞芳老师、詹晓梅老师牵头成立了“江西省孤独症运动干预研究中心”,实施4年来用心用情坚持为孤独症儿童进行运动干预,累计干预患者儿童300余人,直接受益1000多人,为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精准筛查服务 586 次,得到孤独症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。团队连续获得了江西省20212022年度“全省示范性重点志愿服务扶持项目”,并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“2021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”,《“星运相伴”运动干预孤独症项目》获2022年全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类项目。



2017年以来,学院承办了多期主题鲜明的“国培计划”项目,300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收益,极大地提升江西省体育基础教育师资整体素养。先后组织足球专业教师到泰和等地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师资培训,共培训师资560余名,在全省各地播下了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种子。


志愿活动暖人心

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是体育学院师生的优良传统。“HONG计划”足球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自实施以来,共选拔189名学生志愿者,进驻南昌及周边24所农村小学帮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,超3万余名农村小学生从中受益,已逐渐成为江西乡村边远地区体育支教的中坚力量。200余名学生志愿者参与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项目、“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”、音体美支教,在上饶方志敏希望小学、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口梓子中学等校以体育人,有效改善当地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。





历史交汇形成新的起点,伟大事业奏响新的征程。在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,体育学院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、更加昂扬进取的精神,为美好大学、一流大学、模范大学建设贡献体院的力量。